• 咨询热线:0755 - 2708 7827
首页 > 新闻资讯 > RTD动态码相位差分技术的原理

RTD动态码相位差分技术的原理

定位技术

2020年03月13日

RTD(Real Time Differential),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技术。实时动态测量中,把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测量称作常规差分测量,RTD的精度在1-5 m内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在实时动态测量中,最先在码相位测量上引入差分技术,所以把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测量称作常规差分GPS测量技术。


RTD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 基准台卫星接收机及接收天线;

2.移动台卫星接收机及接收天线;

3.数据传输包括校正值处理与数字调制解调器,数据发射机及数据接收机。


RTD系统使用的卫星接收机单频机就可队但要求接收通道要尽可能的多,基准台要有10个以上接收通道,标准配置是12个通道。这是为了能接收到所有通过的卫星,以保证其它移动台因环境差异不能接收到全部通过卫星时,仍能对应基准台有4个以上卫星进行选择的可能性。


实施RTD的关键是数据传输链,基准台要将大量的信息传送到移动台,差分定位精度的好坏与差分校正值的更新率与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对数据链的要求是数据传输准确可靠,速度快。一般要求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应小于10’,差分数据的更新率应小于 10 S。


RTK和RTD的主要区别:

RTK:载波相位(L1、L2)差分技术

RTD:码(C/A码、P码)差分技术

两者最大区别在解算精度的差异上,RTD的精度只能达到亚米级,而RTK采用双频可以达到厘米级。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出于分享信息及学习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 新能源电车和燃油车的电气系统电压的主要区别

  • 汽车GPS定位器行业的趋势与展望

  • 为何车载北斗GPS终端会定位在非洲?

  • 如何识别车载GPS定位器的通讯信号强弱?

  • 怎样判断汽车GPS定位器的定位信号强弱?

  • GPS定位器成为通信网络和紧急服务的关键支柱

  • GPS定位器有线和无线怎么选择?

  • 保护和加强全球定位系统-GNSS的挑战与未来

  • 车载GPS定位器无法向平台告警的几个原因?

  • 国际合作提升QZSS卫星系统精度